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探索创新 > 正文

高职“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19-10-20 15:05:09 | 浏览

 

李惠峰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充分发挥农林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以满足产业需求和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开展了“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优势互补、校企共赢为出发点,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模式。从2007年6月,学院就与威龙葡萄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龙公司”)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在林业技术专业(葡萄种植与管理方向)积极推行教产学一体化运行,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开发、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模式

  学院的林业技术专业是龙头专业,专业紧贴甘肃林业行业和区域经济需要,按照“依托行业、联姻企业”的思路,坚持校企合作、校场合作”的专业建设模式,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线,按照“多样化—针对性”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院“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是学校与企业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组建产教联合体,在人才培养、职工培训、科技创新与服务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运作,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岗位群,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对于高职教育突破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组织形式,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管理和技术能力、职业素养,解决学生就业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院与威龙公司的合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校企双方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组建利益共同体。在学校建立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在公司建立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学校办学资源与企业生产经营资源优势互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第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相关岗位能力要求基本一致。学校和企业共同商定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围绕企业需求培养人才,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及实践教学等环节,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第三,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实景镶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中,通过“工学结合”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既缩短了学生与社会、企业的距离,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纪律观念、团队精神、吃苦精神,实现了劳动育人。

  二、探索与实践

  (一)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

  学院与威龙公司确定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后,为确保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发挥校企双方的合作积极性,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构建了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素质教学体系,实现了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调动了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合作专业建设、对学生的顶岗实训实习进行现场指导的积极性。同时,利用企业的生产基地为合作专业的教学提供部分的实践教学场所和设备,让企业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一定的培养费和奖(助)学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和学校的经济压力,实现了企业、学生、学校“三赢”,提高“威龙班”人才培养质量,确保“订单”学生就业。

  (二)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自学院与威龙公司确定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后,为加强学院与威龙公司的合作,共同做好“威龙班”的人才培养工作,创新了校企合作机制(图1)。由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任主任,威龙公司高级管理顾问任副主任,威龙公司的管理和技术骨干、学院林业技术工程系的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甘肃林职学院——威龙公司校企合作委员会”(简称“校企合作委员会”),负责学院与威龙公司的合作及“威龙班”的人才培养,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开展学院与威龙公司订单的“威龙班”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及就业等方面的合作。

 

  为保障“威龙班”人才培养的顺利开展,校企合作委员会制订了“校企合作章程”,明确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教学队伍建设、顶岗实习及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主要职责、权利与义务。

  (三)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企业对不同岗位或岗位群的管理与技术人才的需求,自学院与威龙公司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双方就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讨论,人才培养充分体现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的转变,注重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服务、社会服务相结合,“量身定做”公司需要的人才,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留得住、用得上”,满足了威龙公司的需要。

  2.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委员会通过举行合作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在修订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将“威龙班”的学风、班风建设和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也作为促进学生学习,强化学生团队意识、岗位意识和就业意识的有效因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与“订单”培养相适应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吸引企业深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几年来,威龙公司的5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8名技术骨干参与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核心实训教材的开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很好地促进和优化了“威龙班”的人才培养方案。

 

  “威龙班”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传统“三段式”学科体系,建立起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订单”培养,分析专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建立起以技能为核心“实景镶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图2):第一、二学期,采取以学院为主,企业为辅的职业岗位素质培养,在校上课。第三学期,根据威龙公司的要求,形成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的岗位职业能力认知和单项技能训练实践教学,在威龙公司的葡萄种植基地实训。第三学期末至第四学期,以学院为主,企业为辅的综合技能训练实践教学,在校上课。第五学期,威龙公司提供岗位,形成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的威龙公司基地顶岗实习。第六学期,学生在校进行职业能力拓展教学和毕业设计。

  (四)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按照“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威龙公司的作业岗位要求,在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确定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时间等之后;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由学院教师、威龙公司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并按企业实际操作的规程进行考核。为了确保“威龙班”人才培养项目的持续发展,威龙公司和学校联合建设实训基地,企业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给学生授课,宣讲企业文化,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葡萄栽培课程的实践教学等。

  为鼓励“威龙班”学生的学习,保障“威龙班”学生的生活,威龙公司针对“威龙班”每年投资10万多元设立“威龙奖学金”“威龙助学金”,根据学生学习和实践过程的表现以及家庭困难程度,分别设立一等、二等和三等奖学金及困难补助,享受威龙奖助学金的学生占到“威龙班”学生的70%。学生在威龙公司实训和顶岗实习期间,威龙公司每月给予1200元/人生活补助。这种学习及生活保障措施,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主要成效

  (一)创立了“实景镶嵌、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林业技术专业依据依托企业,走产学合作办学的思路,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在“威龙班”建立之后就根据威龙公司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结合葡萄作物的季节性,威龙公司和学院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通过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形成了“实景镶嵌、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又大大缩短了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期,确保了学生适销对路的就业岗位,创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

  (二)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密切与企业联系,威龙公司的基地成为教师深入企业的平台,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参加实训,学习到了威龙公司的管理技术、生产技术、工程技术,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得到提升。近5年先后有23名教师到威龙公司,在指导学生实习的同时,接受了技术培训,提升了专业技能,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已达到80%,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保证。学院还聘请威龙公司5名高层管理人员,8名技术骨干为“威龙班”兼职教师,长期担任企业文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企业管理、葡萄栽培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训及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通过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企业教师与校内教师的有机合作,不但为“威龙班”的教学提供双师型教学团队,而且开发了2部特色教材,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门院级精品课程。

  (三)促进了实习基地的建设

  在与威龙公司合作中,威龙公司的葡萄种植基地作为“威龙班”学生的实践教学场所,学生到基地进行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既为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企业文化、岗位操作规程及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提供了真实的场景,也为企业搭建了一个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缩短了企业对新进员工岗前培训和考核期,上岗就能顶岗,到岗就能胜任工作。

  与此同时,威龙公司的葡萄种植基地也成为学院其他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近5年共接纳学院“威龙班”以外200多名学生的顶岗实习,威龙公司每年招聘其他专业30多名毕业生就业,拓宽了其他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

  (四)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让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直接的效益是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为学校创造社会价值。因此,在“订单”教育完成后,威龙公司按照“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安排合格毕业生到企业工作,落实学生就业。

  各届“威龙班”在全院为获奖次数及人数最多的班级。每届“威龙班”每年都是学院“优秀班集体”,多名同学获得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干部”等荣誉,5位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大部分同学每年都能获取学院“奖学金”或“助学金”以及威龙公司提供的“威龙奖学金”或“威龙助学金”。

  截至2014年,共有“威龙班”140余名学生在公司就业,月薪都在2800元以上,其中,21名学生现已成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30名学生成为司的主要技术人员。

  “威龙班”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学院林业技术专业就业率,使林业技术专业就业率从2010年的78.3%提升到2014年的91.7%以上。

  (五)推广应用效果明显,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认可

  “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模式在学院4届“威龙班”运行,保障了学院与威龙公司“订单式”人才培养,取得了学生、企业、学校三赢的结果。目前,在全院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土保持技术、会计与审计、企业管理等21个专业近千人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林业技术专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2012年获得甘肃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

  四、几点建议

  由于受国家经济、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有关校企合作的制度没有上升到立法层面,校企合作的渠道没有完全打通。因此,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企业的主体意识、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亟待强化。

  涉农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其满足于当前的生产效益,而没有建立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使涉农院校需求合作企业时遇到较多阻力,不利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战略合作伙伴的建立。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也从企业不断流失,除涉农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较为艰苦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还是上升空间的狭窄和社会保障的不完善。

  参考文献:

  [1]蒋景耘.“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探索与研究”研究报告[EB/OL]http://blog.sina.com.cn/u/2342606580,2011-8-31.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25期)